|
马上注册,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获取更多自驾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编者按:本文转载,版权归原作者。
红二军团从中咱向巴安北进路线(1936年5月27日~6月9日)
1936年4月底,红二、六军团抢渡金沙江,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尔后翻越雅哈山进至中甸(今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经过休整筹粮后兵分路两路:左路,红二军团沿金沙江左岸经四川的得荣、巴塘、白玉向甘孜前进;右路,红六军团翻越小、大雪山,经四川的定乡(今乡城)、稻城、理化(今理塘)、瞻化(今新龙),向甘孜前进。
1936年5月底,左路红二军团经得荣翻越帕聪亚山到达中咱休整后,红二军团则分兵两路,继续向巴安前进:贺龙总指挥亲率红六师从中咱经昌波进至金沙江畔,拟沿江边小路迂回巴安;任弼时、关向应则率红二军团主力直接北进,经亚日贡、东南多翻越藏巴拉山,进取巴安县城。
但此时西藏噶厦政府已令防守于金沙江西岸的藏军隔江用火力封锁了金沙江东岸的羊肠小道,致使六师无法通过。金沙边岸地势险峻,小路崎岖难行,为避免不必要的伤亡,贺龙率红六师循原路退回中咱,在四、五师之后向巴安前进。[]
㈠史实依据
藏巴拉山:藏语意为“金牦牛”或“财神之山”,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亚日贡乡与巴塘县城之间,实测高度海拔4903米。藏巴拉还盛产虫草,亚日贡乡刀许村的村民们都是采虫草为生且致富。然而红军从此过境时,根本就没有沾上这些“财富”什么光。其“饥寒交迫”的状况,从1936年6月4日贺任关致朱张电中可窥一斑:
朱张:
㈠我四师昨三日已到巴城附近,军直及五师本日进至红日公东南多,六师昨到金江边,但河西藏军射击不能通过,将回头继我们后进;
㈡部队给养困难,除挖窖找夹墙外,并远出金江边割一部已黄麦子解决,很少找到牛羊;
㈢两个团去年均未做棉衣,现有棉皮衣不足五分之一,沿途很少见到羊皮,更没有见过帐棚,因此找帐棚和羊皮毛等无成绩。六军最近是否找到则不明。
贺、任、关[]
而翻越藏巴拉山的损失情况,一周后贺任关至朱张电中也有说明:
朱、张:
㈠□六日贺已到巴安,报称:据说计全军由东南多过大雪山百余个,死亡百廿余;由任波露到巴安死亡、落伍共约二百五十,司令部叛变六人。
㈡巴城无放弃希望,现决十九日日开始分三个梯队向白玉继续进,还正多方收粮食。
十二日于巴
藏巴拉山的地理位置(截图)
注释:
●东南多:地名,即东兰多村,“过大雪山百余个”疑为“过大雪山百余里”之误,此处的“大雪山”,即为藏巴拉雪山。这个地名对于判读这个电报的内容极为关键:如果“东南多”这个小村名不辩析清楚明白,这个电报的这句话恐怕很难破解,而且极易发生误读误判。
●任波露:疑为位于中咱乡的“任波寺”之误。红军过境时,该寺有武装僧众500余人,因受反动宣传影响,曾与红军为敌,以火力封锁红军前进道路。经贺任关等与通过当地颇孚众望的拉波喇嘛与任波寺多方斡旋后转变态度,卖给红军大量粮草与牲畜。拉波喇嘛还应贺龙之请为红军充当向导和通司,一直到甘孜才返回(返回后在在理化被国民党军杀害)。
四川省的两部地方史志《红军长征在四川》[],《甘孜州志》[]都有红二军团翻越藏巴拉山的记载。红二方面军政治部1936年12月19日编撰的《二、六军团长征的政治工作总结报告》所称:“由东南多又过一雪山,四师因当时前面被番反破坏道路,阻碍我军,部队走不动,后面部队仍在山上,突然天变下大雪,冻死近四十人,十三团亦因前面队伍走不动停止,被冻死者近三十余人,六师亦死亡数十(仅军直死亡较少)”,指的就是藏巴拉山。
㈡踏勘和确认地理信息
2015年4月2日,我和队友赵文捷在亚日贡乡与从巴塘赶来的徐鑫同志会合,当日乘乡政府司机德格松吉村开丰台越野送我们赶往刀许村并陪我们上山。据说这条路要波密通往巴塘县城的那条路汇合,将来从亚日贡去巴塘县城也就不用再从金沙江边绕行了。这当然也让笔者有了几分遗憾,因为从波密而来的那条路是真正的川藏故道:从理塘到喇嘛垭再到波密乡,是甘孜行政沿革中曾经有过的一个叫做“义敦”的县治,治所就在波密乡后山上的刀许柯——网络上那张著名的义敦县长住破屋的照片就是跟这儿拍摄的。
从那条路去巴塘也得翻越一座大雪山——大溯山。
因为预感到藏巴拉山有可能是红军在长征中翻越的海拔之最,笔者掂记这座山也已经好些年头了,所以在行前作案头准备时,笔者曾在GOOGLE地图反复观察过这条道路和这座雪山。这是一件非常费神的工作:在参照参考信息不多只知道个大概齐的情况下,很难在林立的垭口和山峰准确找出“红军翻越”的那一座。根据已往的经验,图测出来的垭口很少能与实地踏勘确认的垭口完全重合的的,能够大体吻合那就是非常幸运而值得庆贺的事情了。这次让笔者非常欣慰的是:笔者根据电报信息判断辩析出来的路线,基本上是准确的,我们果真要经过“东南多”,而那个村儿已然不是小村而且有800多人口了。从东南多分岔,一条折向东北与通大溯山那条路汇合;一条道折向西北那就是去藏巴拉山南麓的最后一个村庄,刀许村。
实际上我们亚日贡出发以来,就一直在缓缓上坡,到东南多村时坡度开始逐渐变大,天也开始下起雪来,待到了刀许村最后一个牧点时,海拔高度已升到4300多米,雪已经下成了鹅毛状。这让笔者非常担心:这会影响我们明日上山么?
进得村长小昂翁的帐房围着火炉坐下,就听得吉村在一边儿跟村长嘀嘀咕咕用藏语掰活个不停。吉村是个非常利落的藏家小帅哥,就看见他手舞足蹈比划着跟村长忽悠,直到把村长忽悠得眉开眼笑——笔者知道,这是价侃好了,明天的事儿也落实了。
吉村告诉笔者,村长怀疑我们是来探矿的因此而怀揣着敌意。吉村告诉他我等不是来探矿的而是来探险的,他才收起了怀疑——真要探着了矿就有可能砸了这满山的虫草生意。但他收起了怀疑却又盯了上笔者身上挎着的六二式望远镜,非要笔者卖给他不可。笔者知道这个村儿是巴塘县最高海拔的一个村,但也是富得流油的一个村:村民们靠着这一山的冬虫夏草,一年挣个几十万那就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现在的村民们家家都在巴塘县城购有房产,不采虫草的季节就下到山那头的县城里喝酒打摩将,输了钱再回来上几趟山就全找补回来了……
然而这望远镜笔者一路都要用,只好告诉他我回成都一定给他弄一个。村长很认真地告诫笔者:我们藏家人喜欢说话算数的正派人,你要不是正派人就不要瞎给我许愿。这一将军倒把笔者整得很动容:藏家人说话算数我这个汉家男说话也绝不会打埋伏,说给你找一个就给你找一个……
笔者从来没有过高原反应,那天晚上却很久不能入睡。
这个笔者自己明白:那是因为兴奋,要登上万里长征第一峰的兴奋。
4月3日一大早,天色出奇的好。村长给我们带路,骑马上山。上山的道路比我们想象的状况好得多:虽然没有明显的道路但也没有特别的陡峭和泥泞。只是从东南多那头上来的上坡路太漫长大磨人,红二军团是唯一一支把红军最重的火器一门山炮扛过了雪山草地扛到了陕北的队伍!扛着山炮走这种路那肯定不会有什么观山玩景的好心情。
藏巴拉山在红军翻越过的雪山中真正属于“终年积雪不化”那一档的。一路上景色的确是壮观,接近垭口处的景色特别有意思:三面都是雪峰环伺,恰似一个天井,垭口两侧的雪峰呈新月状,而垭口则恰好位于新月的弧状底端。在那里我们测出了地理信息,确认:藏巴拉山垭口是红军在长征中跨越的最高海拔。
我们把红二军团的军旗插在了山口,立正肃立,向所有翻越过这个长征最高海拔的红色战士们致敬!
下山回到亚日贡乡后,我们和徐鑫一起赶回了巴塘县城。
——我们还得沿红二军团的路线往前走。
藏巴拉山是红军长征中的跨越的“雪山之最”!
这恐怕是那次伟大远征中诸多幸存老者,毕生都不自知的事情!
想起了的一句话:是英雄而不自知,是为真英雄!
来源:双石茶社 一点资讯号 |
|